好蚂蚁

临沂大学总共有几个校区(各专业新生在哪个校区)

胡珏宁2022-08-26 15:36:06

临沂学院共有四个校区,即临沂学院费县分校、双岳湖校区、沂水分校和大学城校区。

1、 临沂大学一共有多少个校区

1、临沂学院费县分校

学校占地26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现拥有教学、实验、音响、图书、办公室、学生公寓、教工宿舍等23栋建筑;它有一个国际标准400米的田径场;这里有高质量的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和高标准的网球场。学校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包括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系统、机房、语音室、演播室、多媒体教室、微型教室、数字钢琴室、多媒体学术报告厅等。学校基本实现了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计算机控制。

地址:费县文化路33号

2、临沂大学双岳湖校区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湖台西巷1号

3、临沂学院沂水校区

临沂大学是国家设立的一所综合性大学,隶属于山东省政府。是“山东省211工程”和“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重点高校之一。临沂大学沂水分校位于“红骚”之乡、大众日报创刊地、沂蒙精神发祥地之一的沂水县。始建于1948年7月,是山东解放区第一所红色政权创办的师范学校。2010年11月,与临沂大学合办,更名为临沂大学沂水分校

地址:山东省沂水县文化路1号

4、临沂大学城校区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双岭路中段

2、 临沂学院简介

临沂学院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商贸物流之都、滨水生态城市、红色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山东省临沂市。它是一所特色鲜明、科学、工程、文学、经济、管理、医学、法律、艺术、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山东省首批高水平学科培养和建设单位,是山东省首批支持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高校,是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发改委“工教融合”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是沂蒙革命老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它的前身是1941年在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院的支持下建立的抗日大学式学校。经过多次迁移和合并,学校名称多次变更。先后经历了滨海建国学院、临沂第一师范学校、临沂师范学校、临沂教育学院、临沂师范学院、临沂师范学院等发展阶段,1998年开始办学本科,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临沂大学,2018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校81年来,学校扎根琅琊文化沃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积累并形成了“正气、锐意、毅力、眼光”的校训和“务实”的校风,锻造了“信念、吃苦耐劳、善于创新、勇于担当、敬业奉献”的亲大特色和“团结宽容、崇尚务实美德、艰苦奋斗、勇于争创第一”的亲大精神,为党和国家培养了36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形成了红色基因浓厚、办学特色鲜明的革命老区高校。

学校占地约6000亩,在沂水、肥县设有分校。学校占地114多万平方米,国有资产总值46.7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5.44亿元。拥有26所大专院校、5所大学级研究机构、5所教学辅助机构和5所直属机构。2021,临沂大学医学院与临沂市人民政府联合成立,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在临沂市蒙阴戴古镇成立,是山东省第一个实体。

本科专业招生76个,涵盖11个高校学科,其中国家一级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级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工程教育专业2个,师范教育专业2个通过认证。目前,有5门国家一级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0门省级一级课程、2门省级思想政治课“黄金课程”、6门省级“课程思想政治”示范课程。被批准为山东省继续教育课程思想政治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山东省产教结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山东省特级教师研修班、山东省大数据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山东省有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3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智慧物流产业学院入选山东省首批产业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4项;在省级及以上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0项。被批准为山东省具有典型创新创业经验的大学和教育部优秀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单位。

硕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有4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有11个。化学被选为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养学科,在世界ESI中排名前1%。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大数据产业创新中心、2个省级高校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它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高校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柳琴戏)的基地。在沂蒙文化、师范教育、肿瘤诊疗、智能物流、资源与环境与现代农业、新能源与新材料、古生物学等学科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和鲜明特色。他在《自然》、《科学》和《自然》杂志的子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自然指数》两次跃居中国高校前十名。

学校在全国招生,全日制在校生4.2万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10余人,本科生30800余人,留学生150余人。现有教师2747人,其中专任教师2127人,博士生教师800余人。目前,省部级以上人才64人,其中国家级百亿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优秀青年2人,国家级人才1人,中科院2人*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国家优秀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山东省高校首席专家2人,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级高校优秀青年人才联合基金计划7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专家1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1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4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3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人,齐鲁文化第五批人才1人,山东省著名教师6人,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山东省百名理论人才工程3人,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2人,辽宁省首批引进1000名高端人才之一,一个天山书生,一个楚天书生。现有博士生导师71人,硕士生导师436人。两支黄式教师队伍、一支优秀研究生导师队伍和九支省级教学团队已被山东省高校批准。建立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课名师工作室、山东省第一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山东省第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撑计划和山东省高校优势学科人才队伍。已获批建设山东省高校青年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团队13支,青年创业科技计划创新团队14支。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