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蚂蚁

常熟理工学院教务处电话号码

李朵雯2025-03-16 17:55:12

一、常熟工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南三环中路99号(东湖校区)东南街道湖山路110号(东南校区)邮编:215500

招生电话:一般技巧 0512-52251131,继续教育 0512-52251625

联系电话:0512-52251113(传真),24小时值班电话0512-52252110

二、常熟工学院简介

常熟理工学院位于、山清水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常熟、苏州,是一所省、市共建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苏州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苏州师范学院与常熟职业大学合并,创办常熟学院。2001年江苏省人口学院并入。2004年,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常熟工学院。学校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在六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根植于苏州、深耕常熟,坚定不移落实省市办学机制,坚定不移地坚持校地合作,坚定不移地坚持融合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人才12万余人。自升级以来,常熟全体职工在“书本求是”中、在校训“日新长存”的指引下,努力工作,努力工作,发扬“反对平庸”、追求卓越,锐意进取、敢于超越”的校园精神,专注发展,真正努力创造一流,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学校现有东湖和东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800多亩,建筑面积60万多平方米。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部),51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1个省份招生;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8000余人,联合培养全日制研究生100余人,成人学位教育继续教育学院注册学生600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59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195人,高级职称732人,653名医生。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省“333工程”“蓝色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省创新创业博士”入选264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4名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13。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教学为重点,立德树人,旨在培养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浓缩了“强调常识”、融入行业”的人才培养理念。以专业认证为起点,以产教融合为路径,探索基于现代产业院校建设的交叉学科研究、跨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代产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明显特点。创办全国第一所电梯工程学院,全省第一所光伏技术学院,和纺织品、人工智能、医学生物技术、智能制造、声学技术、应急管理、电子商务、智能网联汽车等一批现代产业院校。首批获批的国家级现代产业院校之一,4所省重点产业院校(含应急管理院校),应急管理学院获批教育部应急安全智慧学习车间项目试点单位。获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5项,承担教育部新工科、4个新的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0余项省部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4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1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项目、5个省级产教融合品牌专业、1个省属高校国际人才培养品牌专业、5个省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项目)、6个省级重点专业(班)、8个省级专业,12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2个专业通过ACBSP国际商务认证。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1个、1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江苏省11个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学校注重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最近几年,学生累计获得“互联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国家级竞赛奖项500余项。学校在“2017-2021年全国新建本科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5位、江苏第一。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实施学科领先战略,强调跨学科融合,创建了一批地方(行业)急需的应用学科,以工程为特色建造,科学、文学、经济学、管理、教育学、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4个省级重点学科获批“十四五”。学校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显着提升。最近几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近20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350项,获得省部级各类科研奖励6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6项;3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获批,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联合技术转移中心、省人文社科校外科研基地、1 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基地,2个省级外国专家工作室;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获批。共建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分中心7个,累计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40余个。有《东吴学术》(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研究评价中心核心期刊)和《常熟工学院学报》两种学术期刊。

学校坚持开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芬兰、韩国等国家及中国香港、澳门、与台湾90多所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入选江苏-英国高校合作联盟、江韩大学合作联盟,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十四五”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重点平台建设项目;北黑森应用科技大学、德国米特韦达应用科技大学、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联合推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双学位),南伊利诺伊大学爱德华兹维尔分校、威斯康星大学斯托特分校、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合作开展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双学位);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本科四年制学生。

*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常熟工学院将以****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办学方向,切实推进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明确的“3211”战略部署,加快实施“学科带头人”、人才强校、“融合发展”三大战略,全力推广神朔、重命名两个任务,深入推进党建新伟大工程,打造有特色的、争创以质量着称的一流应用型大学!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奋发图强,谱写常熟工学院新的辉煌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