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蚂蚁

南京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招生计划-各专业招生人数是多少

宋紫宁2025-03-17 18:25:04

南京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招生计划-各专业招生人数是多少

2024年招生计划尚未公布,通常,每年招生计划不会有太大变化,本文为您整理了南京财经大学历年中外合作办学招生计划,主要包括招生专业、全国各专业招生人数等信息,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变更或异议,请参阅各省教育考试局和学校公布的信息。

通常,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得分比普通专业低10-20分,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费相对较贵,低至20,000-30,000元/年,一般5万-6万元/年,10万-20万元/年也可,家庭条件较好但目标院校普通专业成绩不足的学生可以考虑。

一、南京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招生计划

南京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招生计划-各专业招生人数是多少

南京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招生计划-各专业招生人数是多少

南京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招生计划-各专业招生人数是多少

二、南京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简介

1、工商管理(环境商务)(中外合作办学)

培训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环境学和企业管理基础理论的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环境管理理论和趋势,系统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审核、环境经济学、环境决策管理、废物管理、环境保护法的方法和知识等,同时了解企业战略管理、商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跨学科知识、跨专业、跨文化、复合型、国际化视野、实用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环境与商业简介、会计、统计数据、创业精神、环境研究概论、企业融资、营销、田野生态学、环境管理体系、环境与发展、环保职业交流、环境经济、综合环境和商业评估、废物管理、环境和商业项目、职业商业道德、环境决策方法等。

专业特色:该专业由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环境学院联合开设,这是我国第一个环境商业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这也是我校第一个获得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旨在将国际先进的环境管理技术和环境管理理念引入企业经营活动中,为学生打造国际标准的学习环境。采用“3+2”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在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习(如果两年内达到要求,第二年年底即可出国),接下来的两年在滑铁卢大学环境学院学习。整个教学计划,超过三分之一的课程由外教授课。同时,本专业介绍加拿大先进的COOP实习项目,每学年安排两个月特色专业实习,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增加专业理性和感性的理解,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100%。班上80%以上的学生已完成国内学业,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办学机构留学。在,60%以上的学生获得国外硕士学位,还有一些学生在国外工作。其他学生大部分在国内各大企事业单位或行政机关工作。

符合条件的毕业生,获我校管理学学士学位、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荣誉学士学位(留学两年)。

2、经济统计学(中外合作办学)

全国一流专业施工现场,民族特色专业施工现场。该专业综合了经济学、统计数据、大数据科学领域知识,培养适应国家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可以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和数字产业部门参与经济、金融、工业大数据分析等工作。

3、金融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全国一流专业施工现场,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该专业融合了金融、数学与计算机信息科学,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工程方法和思维设计开发创新金融工具的能力,专注于金融风险的解决方案;可以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风险管理、金融产品开发、资本运作、企业融资、大数据及其他相关工作。

4、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中外合作办学)

教育部首批批准开展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的五所大学之一,也是当时华东地区唯一入选的大学。该专业培养大数据分析和管理技术的熟练程度,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科学管理和决策的国际化创新人才;能够在现代企业、政府机关等单位从事数据分析工作、数据操作、数据解读、大数据管理等相关工作。

笔记:南京财经大学梅西学院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南京财经大学与新西兰梅西大学联合举办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学生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并按照国家普通高校招生政策执行。梅西学院是南京财经大学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这也是梅西大学在华第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梅西学院有3个专业,分别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经济统计、金融工程,各专业每年招收100人,三大专业每年共招收300人。学院采用4+0培养模式,学生在梅西学院完成联合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为期四年,通过考试并达到两所学校的学术标准,可获得南京财经大学颁发的普通专科文凭,并授予南京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还获得梅西大学学士学位。学院采用国际化的课程设计和培养模式,引进梅西大学优质课程资源(国外专业课程占全部专业课程61%以上),整合两校各自优势,配备高素质师资,营造国际化的学习氛围,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