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排名 | 所在地排名 |
---|---|
661 | 30 |
年份 | 全国排名 | 所在地排名 |
---|---|---|
2021 | 659 | 30 |
2020 | 601-762 | - |
2019 | 601-758 | - |
衢州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85年的浙江工学院浙西分校(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衢州学院。2013年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2014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12月获批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2018年2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7月获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学校坐落于素有“南孔圣地”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校园占地863亩,校舍总建筑面积22.23万平方米,办学设施齐全、功能配套、设备先进,校园环境优美,富有现代气息。学校根据自身办学基础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确立了“立足衢州,面向浙江,服务地方,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学校设有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等二级学院7个,开设涉及工学、文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等7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26个,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7900余人。拥有“十三五”省级一流学科4个、省级本科优势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35亿元,馆藏纸质图书93万册。设有附属学校教育集团1个,内含4所学校(校区)。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力量不断壮大。目前拥有教职员工636人,专任教师47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47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4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1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275人。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三层次人选19人,市级以上人才共计180人次。鼓励教授博士赴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教师参与国内外进修访学、获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切实提升教师应用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师社会服务水平。获浙江省重才爱才先进单位。学校大力推进立德树人工作,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深化产教融合,积极开展协同育人工作,致力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基础扎实、职业素养好、实践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共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学科竞赛获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1680余项,其中全国三等奖以上奖项25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6%以上,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好评。2019届考研上线人数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22.5%。学校大力推进科学研究,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4个、校级研究所12个。近年来,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7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6项;获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省社科联优秀科研成果奖、市科技进步奖等70余项,其中《衢州文献集成》获浙江省第19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外来科研经费大幅增长,师均达4.6万元。学校大力推进社会服务,地方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秉承“与区域经济互动,与企业发展共赢”的理念,着眼于“从传统产业梯度转移向创新成果转化落地转变”,实施“三连三通”创新模式。近年来,与中科院、社科院等大院名所共建研究中心5个,与市委人才办、企业合力共建博士工作站56个。与浙大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实行“同吃同住同学习,共建共赢共发展”的一体化建设。与衢州市国资委共同组建东南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与仙鹤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仙鹤研究院。与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巨化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共建浙江省氟硅材料产教融合联盟。与武夷学院、上饶师范学院、黄山学院联合成立四省边际应用型大学联盟。学校秉承“立心力行”校训,内涵建设不断加强。“南孔文化”被评为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相关成果“儒风雅韵:衢州学院南孔文化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第七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学校先后获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学校、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浙江省高校平安校园、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德国、韩国、瑞典等多个国家和台湾地区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不断推进教育国际化工作。2017迎来了首批国际留学生,2018年首届成班建制招收的南非留学生来校交流学习。未来几年,学校将继续实施“固基础,明特色、强应用、重协同”的发展战略,以应用新技术为手段,以产教融合为载体,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坚持立足衢州、立足学生、立足教学、立足学科,夯实办学基础;坚持打造人才培养、研发服务、产教融合、文化传播四大“高地”,彰显办学特色;坚持打好“产教对接、产教合作、产教引领”组合拳,强化应用内涵;坚持构建培养层次、培养过程、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双创教育、资源整合六个“一体化”体系,突出协同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力争成为四省边际城市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领跑者,打造学校改革发展立足衢州、服务地方、辐射周边的升级版。
2022年衡阳师范学院全国排名第485位,在湖南省排名第16位;2021年衡阳师范学院全国排名第482位,在湖南省排名第16位;2020年衡...
2022年衡水学院全国排名第699位,在河北省排名第28位;2021年衡水学院全国排名第699位,在河北省排名第28位;2020年衡水学院全...
2022年蚌埠学院全国排名第637位,在安徽省排名第29位;2021年蚌埠学院全国排名第641位,在安徽省排名第29位;2020年蚌埠学院全...
2022年蚌埠医学院全国排名第399位,在安徽省排名第14位;2021年蚌埠医学院全国排名第403位,在安徽省排名第14位;2020年蚌埠医...
2022年营口理工学院全国排名第701-772位;2021年营口理工学院全国排名第701-772位;2020年营口理工学院全国排名第601-...
2022年萍乡学院全国排名第701-772位;2021年萍乡学院全国排名第701-772位;2020年萍乡学院全国排名第601-762位。
2022年菏泽学院全国排名第658位,在山东省排名第38位;2021年菏泽学院全国排名第663位,在山东省排名第38位;2020年菏泽学院全...
2022年莆田学院全国排名第574位,在福建省排名第14位;2021年莆田学院全国排名第574位,在福建省排名第14位;2020年莆田学院全...
2022年荆楚理工学院全国排名第684位,在湖北省排名第33位;2021年荆楚理工学院全国排名第685位,在湖北省排名第33位;2020年荆...
2022年苏州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291位,在江苏省排名第27位;2021年苏州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294位,在江苏省排名第27位;2020年苏...
2022年苏州大学全国排名第22位,在江苏省排名第3位;2021年苏州大学全国排名第22位,在江苏省排名第3位;2020年苏州大学全国排名第...
2022年肇庆学院全国排名第514位,在广东省排名第25位;2021年肇庆学院全国排名第510位,在广东省排名第25位;2020年肇庆学院全...
2022年聊城大学全国排名第223位,在山东省排名第15位;2021年聊城大学全国排名第223位,在山东省排名第15位;2020年聊城大学全...
2022年绵阳师范学院全国排名第554位,在四川省排名第23位;2021年绵阳师范学院全国排名第551位,在四川省排名第23位;2020年绵...
2022年绥化学院全国排名第697位,在黑龙江省排名第22位;2021年绥化学院全国排名第695位,在黑龙江省排名第22位;2020年绥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