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排名 | 所在地排名 |
---|---|
276 | 13 |
年份 | 全国排名 | 所在地排名 |
---|---|---|
2021 | 274 | 13 |
2020 | 301 | 13 |
2019 | 297 | 12 |
2018 | 281 | 12 |
2017 | 279 | 12 |
2016 | 280 | 13 |
2015 | 290 | 13 |
2014 | 286 | 13 |
2013 | 289 | 13 |
2012 | 276 | 13 |
西华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支持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60年,时名四川农业机械学院,是为贯彻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要指示,国家在当时的七个大区分别布点建设的农业机械本科院校之一,建校当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学校1978年被四川省确定为六所重点高校之一,1982年成为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3年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四川工业学院与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华大学。2008年四川经济管理学院整体并入西华大学。建校61年来,学校坚持“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服务定位,秉持“求是、明德、卓越”的校训,传承“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优良办学传统,主动适应国家和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内涵提升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办学声誉卓著。学校现有四个校区,校园面积近4000亩,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雅宜人,荣获四川省首批文明校园、四川省绿化模范单位称号,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校本部位于成都市金牛区,彭州校区位于成都彭州市,人南校区位于成都市武侯区,宜宾校区位于四川首个省级新区宜宾三江新区。学校教学科研及体育设施齐备,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1060万册(件),是全国收藏《中华再造善本丛书》的100所高校之一。学校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资力量不断壮大。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 1000余名,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等150余人次。学校还聘请了一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国内外著名专家担任学校特聘教授。学校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兴校办学的根本任务,以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主体,不断健全育人体系,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现有22个学科型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4.5万余人,举办有工、理、管、法、经、艺、文、教、农、医等10个学科门类,拥有2个省一流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9个本科专业2021年招生,具有面向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拥有国家和省级一流专业、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以及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等60余个次。5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教育部新工科项目、新农科项目、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200余个。办学61年来,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华明、美国发明家科学院院士任志锋、东方电气集团首席专家石清华、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等校友为代表的各类人才28万余名,已经成为四川省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强化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推进科教融合,重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拥有国家级教学示范基地,建有省级大学科技园和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是四川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五年,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内外重大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820余项、部省级奖286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总决赛中获唯一特等奖,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际特等奖提名,在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项目中实现我国该赛项上奖牌零的突破并获得银牌。学校重视网络育人和文化育人,艺体教育特色鲜明。学校是“易班”网络思政平台全国推广第一所试点高校、全国易班共建示范高校,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等上级领导来校调研指导易班工作。学校荣获第八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九届优秀成果特等奖。学校招收乒乓球、跆拳道、足球高水平运动队学生;奥运冠军陈龙灿执教学校,带领乒乓球高水平运动队获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乒乓球男团冠军;西华啦啦操获世界啦啦操锦标赛第三名。学校获得全国高校“校园好声音”比赛两届冠军、一届亚军;学生艺术团多次参加央视春晚等文艺演出。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好评,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学校被评为四川省就业先进单位。学校面向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区域发展战略开展科学研究,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升。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民委国别区域研究中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研究院、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部省级平台近20个。学校凝聚学科科研优势,努力服务四川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牵头编制四川省农业装备、川菜产业、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攻关路线图。近三年承担国家和部省级重点科研课题400余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部省级以上各类成果奖30余项。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国内合作和国际交流。学校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高校;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天府创新研究院”;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开展农机和食品领域合作;与省农业厅、省应急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政府厅局分别共建“四川现代农业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应急管理学院”“四川质量发展研究院”。学校建有国家民委“日本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省“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省“国际科技合作(澳新)研究院”;与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印尼等10余个国家的70余所高校广泛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学术及科研合作,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与印尼三一一大学共建孔子学院;近年来留学生规模大幅增长。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全体西华人正以昂扬的精神风貌,改革创新,砥砺奋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内知名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2年西北民族大学全国排名第375位,在甘肃省排名第6位;2021年西北民族大学全国排名第370位,在甘肃省排名第6位;2020年西北民...
2022年西北政法大学全国排名第346位,在陕西省排名第15位;2021年西北政法大学全国排名第348位,在陕西省排名第15位;2020年西...
2022年西北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139位,在甘肃省排名第2位;2021年西北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135位,在甘肃省排名第2位;2020年西北师...
2022年西北工业大学全国排名第29位,在陕西省排名第2位;2021年西北工业大学全国排名第29位,在陕西省排名第2位;2020年西北工业大...
2022年西北大学全国排名第76位,在陕西省排名第6位;2021年西北大学全国排名第74位,在陕西省排名第6位;2020年西北大学全国排名第...
202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40位,在陕西省排名第3位;2021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40位,在陕西省排名第3位;2020年西...
2022年衢州学院全国排名第661位,在浙江省排名第30位;2021年衢州学院全国排名第659位,在浙江省排名第30位;2020年衢州学院全...
2022年衡阳师范学院全国排名第485位,在湖南省排名第16位;2021年衡阳师范学院全国排名第482位,在湖南省排名第16位;2020年衡...
2022年衡水学院全国排名第699位,在河北省排名第28位;2021年衡水学院全国排名第699位,在河北省排名第28位;2020年衡水学院全...
2022年蚌埠学院全国排名第637位,在安徽省排名第29位;2021年蚌埠学院全国排名第641位,在安徽省排名第29位;2020年蚌埠学院全...
2022年蚌埠医学院全国排名第399位,在安徽省排名第14位;2021年蚌埠医学院全国排名第403位,在安徽省排名第14位;2020年蚌埠医...
2022年营口理工学院全国排名第701-772位;2021年营口理工学院全国排名第701-772位;2020年营口理工学院全国排名第601-...
2022年萍乡学院全国排名第701-772位;2021年萍乡学院全国排名第701-772位;2020年萍乡学院全国排名第601-762位。
2022年菏泽学院全国排名第658位,在山东省排名第38位;2021年菏泽学院全国排名第663位,在山东省排名第38位;2020年菏泽学院全...
2022年莆田学院全国排名第574位,在福建省排名第14位;2021年莆田学院全国排名第574位,在福建省排名第14位;2020年莆田学院全...